WFU

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

客戶最想跟哪種業務合作?答案是...


作者:林逸婷




前陣子我們去看房,那是一處地點很好的預售屋。接待中心的大姊有著適度的熱心,但是又給人感覺誠懇不油滑。

大姊在介紹的時候,我跟先生印象很深刻的是,她對那區域的其他建案跟建設公司都瞭若指掌,而且也很誠實地告知該物件的缺點。

雖然後來我們想要的樓層沒有了,所以仍然沒買。但我們都覺得這位銷售人員是專業可靠的。
 
通常她們猜人職業也好準啊,大多會一眼看出我先生那拘謹又書呆子的模樣就是個醫師,但是,都覺得我只是個無所事事的醫師娘。


剛好前陣子看過的「為什麼頂尖業務手上總有好客戶?」裡頭有些重點讓我有所收穫,看來代銷大姊也詮釋得很好。


客戶最想跟哪種業務員合作?


書裡提到,根據調查,客戶最想跟哪種業務員合作呢?
服務好?有禮貌?熱愛公司產品?
這些都不對。

答案是「商品知識豐富的人」。

然而,這邊所指的商品,大多數業務都誤會它的意思了。

指的不是「自家商品」的各種條款、規格、細節等等,而是自家商品與其他商品的「差異之處」或是「該如何選擇」。

以消費者立場來說,讀到這一段真是心有戚戚焉啊。沒錯!我們想要的並不是單方面推銷自家商品的老王賣瓜,而是熟悉業界知識、提供有效資訊的諮詢對象啊。


就像在保險業,其實業務主要分成兩大類,一類是「保險公司」的員工,只能銷售本身公司的產品,例如富邦人壽、國泰人壽、南山人壽等等。

另一大類則是「保險經紀人公司」的員工,可以銷售市面上大多數保險公司的商品,因此可以銷售的組合也比較多元。能依照客戶的需求,組合不同公司的明星保險商品,以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我遇過的保險公司業務,很多都有這樣的弱點,就是他們對其他競爭對手的同質性商品,並沒有那麼熟悉。他們或許可以對自家公司的產品如數家珍,對公司的願景使命倒背如流。但是,這些卻沒辦法幫助客戶下決定啊。

因此,如果能更充份了解自家商品跟其他對手相比,其競爭優勢究竟在哪裡,弱點在哪裡、該如何因應。再搭配上對內部行政流程與理賠細節的熟悉度,相信更能獲得客戶青睞。


坦言商品的弱點


世上沒有完美的商品,當業務告訴你:「我們公司的商品沒有缺點。」客戶心裡絕對是打上了一個很大的問號,同時對該業務的信任度也大幅降低。

因此,最佳方式應該是,客觀地傳達缺點所在之處。不過接著也必需提出「彌補方案」,站在客戶的角度一起解決問題。

例如說:「我們的車道出口雖然目前只能單向右轉(缺點),但是之後可以申請網狀黃線,對向進出車道就比較沒有問題了(配套方案)。」

但是書裡提到弱點的「傳達時機」,太早告知的話,反而會降低客戶的購買意願。最佳的說明時機,應該是等客戶購買意願有七成以上時,再提出會比較合適。


猶豫不決是人類的天性


當我們不知如何是好、無法下決定時,最常見的作法就是「取消或暫緩,不要做決定」。

根據作者的經驗,大約有六成的客戶,會這樣臨時抽手、不了了之。不過作者是業務高手,我想其他人的比例應該會更高。

猶豫跟拖延是人的天性,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,避免自己在時間及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做出錯誤決定。因此真的很難克服客戶的防衛心理。

關於這點,作者說啊,業務的職責就是需再度提點客戶,站在專業角度提供相關資訊,打消客戶對於未來的不安。

另外,有時候不做決定,反而會喪失更多機會。就像猶豫不決而沒買成的房子,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愈漲愈高。因為拖延症習性而沒買成的高CP值保單,最後就停售了。

在資訊已充份的前提下,或許可以用謝文憲(憲哥)的一本書名來勉勵自己:「人生準備40%就衝了!」


最後,這本書裡頭的話術跟手法,我覺得比較偏向B2B (公司對公司) 的銷售。但是B2C (公司對個人) 也大多可以適用。

關於業務及行銷的書,我翻過一些,但好像沒有看過特別經典推薦的。如果有這方面不錯的書,也請留言告訴我喔。
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